说明:
荧光分光光度法在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测定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分析部摘要: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国家标准对于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方法以荧光分光光度法为主。本文以婴幼儿乳品为例,依据国家标准GB 5413.18-201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应用港东F-38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婴幼儿乳品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此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良好是测定食品中维生素C含量的理想方法。 关键词: 荧光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C 抗坏血酸 食品 婴幼儿乳品点击查看相关产品:F-380荧光分光光度计 · 原理维生素C(抗坏血酸)在活性炭存在下氧化成脱氢抗坏血酸,它与邻苯二胺(OPDA)反应生成荧光物质(喹唔啉),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其荧光强度,其荧光强度与维生素C的浓度成正比。脱氢抗坏血酸与硼酸可形成复合物不与邻苯二胺反应,以此排除试样中荧光杂质产生的干扰。 · 实验条件仪器及附件:天津港东 F-38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石英比色皿分析条件:激发波长:350nm发射波长:430nm药品:淀粉酶、偏磷酸、乙酸、活性炭、盐酸、亚铁氰化钾、结晶乙酸钠、硼酸、邻苯二胺、维生素C标准品。其它:分析天平(0.0001g)、烤箱、水浴锅、80~200目筛子、研钵、抽滤装置、称量纸、药勺、量筒、容量瓶、具塞三角瓶、漏斗、滤纸、移液管、具塞比色管、烧杯、擦镜纸、玻璃棒、胶头滴管等。 · 实验流程· 样品前处理样品前处理步骤如下图所示: 图1 样品前处理流程图备注:样品称样量依据其本身维生素C含量(约...
日期:
2023
-
10
-
12
点击次数:
2020
说明:
红外光谱法在粘合剂(胶粘剂)定性鉴别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析部摘要:粘合剂(胶黏剂)一般为多组分体系,其配方复杂。配料分为两部分,起基本粘接作用的物质,称为基料,另外为了满足工艺和生产上各种不同的要求,尚需加入各种添加剂,以更好地发挥粘接效益。经常应用的添加剂有固化剂与硫化剂、硫化促进剂、防老剂、增塑剂和增韧剂、稀释剂、增粘剂和填料等。粘合剂(胶黏剂)的主成分分析是常见的物证检验内容。以往所用的方法通常有:物理数据,化学鉴定,元素分析,紫外吸收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等。其中,红外光谱是有效的方法,在这方面已有许多综合性文章和专著,虽有一定的成效,但也有许多不足。为此,我们采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对一些粘合剂(胶黏剂)的主成分进行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关键词:红外光谱法、粘合剂(胶黏剂)、定性鉴别、衰减全反射原理:红外光谱法是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别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同粘合剂(胶黏剂)在红外波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吸收,可以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样品的制备:将含有粘合剂(胶黏剂)的样品剪成一定大小(约2cm×2cm),用样品夹置于ATR附件上,以一定压力使之与晶体紧紧接触,进行测定。实验条件:仪器及附件:FTIR-65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单次ATR附件(45°,金刚石晶体);测试条件:分辨率: 4cm-1扫描次数: 32次检测器: DTGS 扫描范围: 4000-600cm-1实验结果举例:图1 丙烯酸类粘合剂(胶黏剂) ...
日期:
2023
-
10
-
11
点击次数:
1280
说明:
荧光分光光度法在多维片中维生素B2含量测定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应用分析部摘要: 维生素B2又名核黄素,在食品中以游离形式或磷酸酯等结合形式存在。膳食中的主要来源是各种动物性食品,其次是植物性食品的豆类和新鲜绿叶蔬菜。检测其含量也有着许多的方法,其中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对荧光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有效方法,它是维生素B2含量测定的一个比较常用的方法。本文以测定多维片中维生素B2(核黄素)元素含量为例,依据GB/T 5009.85-2003《食品中核黄素(维生素B2)的测定》,应用港东F-380型荧光分光光度计对多维片中维生素B2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证明此方法操作简便,线性良好是测定多维片中维生素B2含量的理想方法。关键词:荧光分光光度法 维生素B2核黄素 多维片点击查看相关产品:F-380荧光分光光度计· 原理核黄素在 440nm~500nm 波长光照射下发生黄绿色荧光。在稀溶液中其荧光强度与核黄素的浓度成正比。在波长 525nm 下测定其荧光强度。试液再加入低亚硫酸钠(Na 2 S 2 O 4 ),将核黄素还原为无荧光的物质,然后再测定试液中残余荧光杂质的荧光强度,两者之差即为多维片中核黄素所产生的荧光强度。 · 实验条件1、仪器及附件:天津港东 F-380 型荧光分光光度计荧光石英比色皿 2、分析条件: 激发波长:440nm 发射波长:525nm 3、药品: 硅镁吸附剂(60~100 目)、乙酸钠、木瓜蛋白酶、淀粉酶、盐酸、氢氧化钠、低亚 硫酸钠(Na 2 S 2 O 4 )、洗脱液(丙酮、冰乙酸、水)、高锰酸钾、过...
日期:
2023
-
10
-
11
点击次数:
2033
说明:
红外光谱法在医药化工行业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析部摘要: 2020版国家药典明确规定了红外光谱法作为药品检验方法的重要地位,医药化工行业的原料(辅料)、成品的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多样,许多药品化学结构比较复杂或者相互之间的化学差异较小,常规方法如:颜色反应、沉淀、结晶形成或UV-VIS等方法常常不足以相互区分。红外光谱法具有高度的专属性,是有机化合物领域定性分析时广泛应用的方法。在药品检验中,红外光谱法常与其它理化方法联合使用,作为有机药品的重要的鉴别方法。 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医药化工 国家药典 质量检验 点击查看相关产品: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原理红外光谱法利用物质在红外光谱区的电磁辐射有选择性的吸收来确定其分子结构,进而达到对化合物定性鉴别的作用。 · 实验条件仪器及附件: FTIR-65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固体测试附件: 压片机;压片模具;玛瑙研钵 φ=60mm;红外烘烤箱 温度可控;溴化钾 光谱纯;薄膜测试附件: 固定液体池 φ=32mm;可拆液体池 φ=25mm;单次ATR附件: ZnSe晶体 45°角入射;Ge晶体 45°角入射。 · 样品的制备 压片法:将干燥样品与溴化钾(含氯样品需与氯化钾压片谱图对比一致后,方可使用溴化钾)按1:200左右混匀、研磨后,取适量置于压片模具中,在压片机上制成锭片、待测;液膜法:对于挥发性液体样品(如乙醇)用玻璃注射器取适量,注于固定液体池中(保证窗片中间位置无气泡)...
日期:
2023
-
10
-
10
点击次数:
3326
说明:
红外光谱法在医药包装材料测定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析部摘要: 医用包装材料包括用来包装医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包装材料。可服用的、接触的医药品的或用作功能性(如防潮、阻氧等)外包装的包装材料等等。由于高分子材料的发展,塑料包装在医用包装中发展很快。 “塑化剂”风波之后,人们对日常所接触到的医药、食品包装材料的安全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欧洲药典对于高分子材料的控制首选红外光谱法,同样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于2004年颁布了国家药品包装容器(材料)标准YBB00262004-2015—《包装材料红外光谱测定法》。关键词: 红外光谱法 药品(食品)包装材料 定性检测点击查看相关产品:FTIR-65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原理红外光谱法是对物质进行定性鉴别的有效方法,利用不同医药包装材料在红外波段具有不同的的特征吸收,可以对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分析。 · 样品的制备ATR法:大部分样品(原材料、成品)无需经过制备过程便可以直接测定,对于一些厚度太大或者表面积过大的样品,可以将其制成表面光滑的小薄片后再进行测试。薄膜法:用电炉将硅片加热至样品熔点附近(以不冒烟为宜),用镊子夹取样品适量,轻轻擦拭在热得硅片表面,制成薄层后取下硅片,冷却至室温、待测; · 实验条件分辨率: 4cm-1扫描次数: 32次检测器: DLATGS仪器及附件:FTIR-650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单次ATR附件: ZnSe晶体 45°角入射; Ge晶体 45°角入射; 薄膜测试附件: ...
日期:
2023
-
10
-
09
点击次数:
2422
说明:
热重-红外(TG-FTIR)联用技术在PP热解研究上的应用天津港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分析部摘要PP(聚丙烯)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PP在加工成型过程中基本上处于高温熔体状态,所以研究其热降解机理是相当重要的。 1 实验方法1.1 样品及仪器PP(聚丙烯,颗粒状,Borealis公司生产,工业品)FTIR-850 可加热气体室及传输线附件TG 209 F1(德国耐驰公司) 1.2实验程序设定1.2.1 TGA设定气氛为30ml/min的高纯氮气热重分析的起始温度为40℃(保持1min),以升温速率60℃/min快速升至180℃,然后以20℃/min升至600℃。 1.2.2 可加热气体室及传输线温度设定传输线接口温度为200℃传输线温度为210℃可加热气体室温度为210℃ 1.2.3 FTIR-850设定分辨率为4cm-1,测定范围4000-400cm-1。 1.3 实验方法通气30min后,在FTIR-850软件中开启连续采集,采集间隔为1min,选择等待trigger。取一粒PP颗粒放入样品坩埚中,按1.2设定好的实验程序运行TGA与FTIR。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图1 TG曲线及其一阶导数曲线 从图1中可以看出,PP在N2气氛中的热分解过程只有一个失重区间,其热失重温度范围主要发生在390—500℃,DTG曲线上只有一个失重峰,在470℃(18min)左右时,其热降解速率达到上限,说明PP的热降解是一步完成的,借助FTIR可以对其热解过...
日期:
2023
-
09
-
12
点击次数:
565